<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智庫 > 創新樣本

    “模速空間”:以生態孵化AI產業之路

      作者:魯家峰  來源:決策網時間:2025-06-30

    “模速空間”火了!

    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專程來到徐匯區“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調研。習近平并指出,上海要總結好以大模型產業生態體系孵化人工智能產業等成功經驗,加大探索力度,力爭在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產生示范效應。

    “模速空間”迅速成為上海AI產業最具辨識度的IP之一。在各地紛紛發展大模型的背景下,其成功經驗尤為引人關注。

    “模速空間”原是“大模型孵化加速空間”的項目簡稱,由上海市和徐匯區聯手共建,是全國首個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自2023年9月成立以來,短短一年多時間,便匯聚255家大模型企業、34個備案大模型以及100余家投資機構,特別是構建了覆蓋上游算力、語料供給,中游模型研發,到下游垂類應用的完整生態,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以生態體系孵化大模型產業的獨特路徑。

    “模速空間”究竟是如何探索的?又有哪些成功經驗?

    “搶時間”贏得“半步優勢”

    位于徐匯區濱江西岸的“模速空間”,由西岸傳媒港的高品質存量載體升級改造而來。為了發展大模型產業,2023年徐匯區在寸土寸金的核心地帶,建設了6萬平方米的辦公空間,“把最好的辦公場域留給人才、留給開發者。”今年上半年總面積將擴展至10萬平方米。

    “模速空間”誕生的背后,是上海多年的積累和布局。

    在這一輪AI浪潮襲來之前,很多人把AI視為一項新技術,而上海已把它當作產業賽道加以培育。2017年上海在全國率先開始布局,2018年舉辦了首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至今連續舉辦6年,徐匯一直是核心承載地。相關的產業布局和高規格大會,給徐匯區帶來豐富的產業信息和資源。

    為將產業資源更好地落地,徐匯區專門設立產業園區,即“模速空間”,旨在通過大規模的空間布局,吸引優秀的創新主體入駐,滿足從初創團隊到成熟企業的多樣化需求。更重要的考量是,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封閉區域內,易于構建充滿活力、協同發展的創新生態系統。

    園區建立后首先要招商。此前,徐匯區相關部門就做了大量調研分析,把大模型產業看明白了再招商。

    徐匯區組建了大模型招商專班,統籌全區資源,開展專項招商。專班成立后,招商人員對全國范圍大模型產業相關企業、平臺、機構進行排摸,梳理形成“目標清單”,經過逐一對接,將有合作條件的項目納入“跟蹤清單”,并實時掌握對接進度、了解需求、清除堵點、解決問題,推進目標企業盡快落地。

    “兩張清單”是各地招商成熟的做法,在大模型產業招商中依然有效。

    從徐匯區招商實踐來看,其招引路徑主要有五條:一是根據行業信息梳理,直接上門招引。比如,徐匯區招商團隊通過可明信息了解到可明科技主要研發正處于大模型的應用層,與多支科研團隊進行產學研合作研發機器視覺識別、大語言模型領域的算法。經過多次上門推介不怕磨破嘴唇的溝通,成功招引企業落地。

    二是舉辦大模型行業企業家沙龍、研討會等活動,匯聚行業內信息和資源。比如,蜜度科技是一家專注于多模態多語言的智能科技企業,徐匯區招商團隊在一次主題沙龍上與之初次見面,次日就對接上門拜訪,當天就達成入駐意向,13天里完成落地。

    三是高校團隊是大模型產業創業的重要源頭,也是重要的招引渠道。徐匯區投促辦選派業務骨干駐京招商,特別是緊盯“清華系”等高校團隊,成功引入一批源頭企業,如銜遠科技、無問芯穹、紫為云等。

    四是與國家級實驗室合作。徐匯區招商團隊走訪了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北京大學大數據科學研究中心,深入探討未來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合作、促進應用場景落地的可能性。

    五是走出國門,在國際上展開合作。徐匯區與美國的OpenAI、英國的DeepMind、加拿大的MILA等世界頂級大模型研究機構建立聯系,探索在技術交流、人才培養、項目合作等方面的合作空間;與法國的Optimistik、德國的Lilt、日本的Preferred Networks等國外大模型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提供優惠的入駐條件和政策支持;還與歐盟的AI4EU、亞洲的AISIA等國際的大模型產業聯盟建立合作關系。通過這些國際合作,成功引進一批國外大模型企業。

    不僅招引企業,人才招引也同步進行。針對大模型人才招聘難度大的問題,2023年11月,徐匯區發布AI人才全球招募計劃。2024年3月,區委書記又親自帶隊,進京赴清華、北大招聘人工智能與大模型人才。

    可以看到,從產業謀劃、設立園區到“雙招雙引”,徐匯區每一步都在“搶時間”,力求快人半步、搶抓機遇。正是這“半步優勢”,為“模速空間”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模型企業更需要“你懂我”

    企業招引落地之后,服務必須跟上。對于大模型這種新興尖端科技來說,如何做好企業服務,是需要探索的新命題。

    做好企業服務首先要有專業化團隊。“模速空間”運營服務團隊都很年輕,其中35歲以下青年占比77%,卻有著扎實的知識儲備和敏銳的產業嗅覺。他們發現,對大模型創業者來說,好政策固然重要,但企業更喜歡也更需要一個能夠理解大模型產業,也懂得如何幫助大模型企業的政府。

    “你懂我,我們才能在一個頻道交流互動;當我需要的時候,才可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企業說。

    從專業角度看,大模型行業的不同之處在于,企業最關心的往往是算力、語料和融資等幾大核心需求。為此,“模速空間”有針對性地建立五大功能平臺,包括算力調度平臺、開放數據平臺、評測服務平臺、金融服務平臺和綜合服務平臺。企業可依托專業平臺解決瓶頸問題,享受專業服務。

    對于大模型初創企業來說,算力成本要占到一半以上。針對算力瓶頸,“模速空間”算力調度平臺聯合三大運營商、阿里、騰訊、商湯、華為等算力供應商,構建普惠的算力體系,讓企業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在市、區兩級政府的支持下,大模型企業算力成本每個季度都能得到現金補貼支持,區級支持金額最高可達1000萬元。

    語料數據是決定模型能力上限的核心要素。“模速空間”依托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數據平臺OpenDataLab,協同大模型語料數據聯盟建設,為入駐企業提供大規模、多模態、高質量開放數據服務。截至目前,大模型語料數據聯盟已有50家成員單位,累計發布語料數據6批次,數據總量近5TB,行業覆蓋10余類,用戶分布20余個國家。

    測評驗證在AI應用中至關重要。當前,產業界對大模型行業應用場景的評估需求十分強烈。“模速空間”聯合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中國信通院建設大模型測試驗證與協同創新中心,圍繞數據、算力、能力打造三位一體大模型測評體系,提供能力測評驗證服務。目前,平臺已為50余家企業提供了140余次評估測試服務。

    大模型初創企業對資金投入需求量大,融資金額相對較高。“模速空間”搭建金融服務平臺,吸引40家頂級投資機構,為企業提供投融資對接、專業咨詢服務和上市指導,打造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目前已累計對接服務大模型企業42家,投資區內大模型企業近29億元。

    徐匯還創新了借款額度最高達10億元的“大模型生態貸”,以政府算力補貼與獎勵作為增信維度,為企業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

    大模型合規成本高,備案服務是吸引企業入駐的重要“加分項”。從全國來看,能直接為企業提供備案輔導的很少。“模速空間”聯合市委網信辦設立上海唯一的大模型合規指導服務中心,舉辦算法備案培訓及合規要點培訓,開展合規指導,對企業來說就像“及時雨”。

    從實踐來看,五大公共服務平臺不僅是簡單的服務工具,更是根據大模型行業的痛點和需求量身定制的戰略性支持體系,是助力大模型產業起飛的重要引擎。

    打造高濃度創新容器

    打造充滿活力的AI創新生態,是“模速空間”另一重要打法。五大平臺一個重要指向,就是構建大模型產業生態。

    “模速空間”入駐企業的選擇標準不單看技術、團隊或者市場化能力,更看重企業在產業鏈中的位置,通過不斷把AI產業鏈上、中、下游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閉環的生態。

    在“模速空間”,一棟樓里聚集大模型底層技術、應用研發、場景設計、算力支持、產品營銷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上下樓就是上下游”。在很小的物理空間范圍內,科研人員能找到想見的人、對接想接觸的資源、獲取想得到的服務。企業在這里不是“孤島”,而是能找到自己的生態鏈接。

    “模速空間”的價值不僅僅在于提供物理空間,而是為這些企業提供一個可以鏈接的生態環境,打破技術、資金、市場之間的隔閡,幫助企業迅速成長。

    產業生態也不僅僅局限于上下樓。從地圖上看,其所在的上海西岸分布著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期智研究院、商湯科技、阿里巴巴、騰訊、香港科大上海中心等知名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形成一個更大的人工智能產學研生態圈。

    “模速空間”像是一個高濃度創新容器,企業不是簡單集聚,而是資本、技術、場景資源間的化學反應。

    上游,無問芯穹推出全球首個千卡級異構芯片訓練平臺,清程極致研發了兼容英偉達與國產芯片的萬卡集群框架;中游,階躍星辰、MiniMax等基礎模型企業構筑了穩固的技術基座;下游,達卯智能推出能源大模型提升電網效率,秘塔科技以AI賦能全流程寫作,愛詩科技攻克AI視頻模型應用,LiblibAI的模型成功登頂圖像生成賽道……

    正是這種環環相扣的生態結構,讓“模速空間”吸引百余家投資機構,甚至讓紅杉中國、螞蟻集團等資本紛紛前來“掃樓式”獵尋優質項目。2024年園區內企業融資總額超過20億元,早期項目獲投率更是高達88%。當資本與生態完美融合,產業騰飛就插上了翅膀。

    AI行業瞬息萬變,技術革新方向難以預料。只有形成AI產業生態,才能占據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作者單位:中共上海市青浦區委黨校)

    0
    最新期刊
    X
    X
    亚洲无码国产一区、二区_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_亚洲中文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_久久精品视频免费黄片99
    <i id="kknyo"><span id="kknyo"></span></i>

  • <video id="kknyo"></video>
  • <i id="kknyo"></i>
    亚洲国产品有宅男 | 亚州欧州日本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欧美日韩 | 亚洲欧美日韩日本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啪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一区二区 |